美妙神奇的数学世界———张伟平与青少年谈数学(附图)
马凤华
从复旦的学士、中科院的硕士到从师数学大师陈省身、赴法读博士,张伟平成长的每一步都与数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世界就是数学。他说,最简单的七个数字1、2、3、4、5、6、7的种种组合,就可以产生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世界是非常优美、高妙、丰富多彩的。学数学要具备相当的艺术鉴赏力,正如同设计大师欣赏漂亮的服装、艺术家欣赏杰出的艺术作品一样。所不同的是,数学家欣赏的是一种“关乎心灵与智力”的艺术。研究数学其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搞数学的人天天都是星期天。”
学好数学功夫在课外
小时侯,张伟平就喜欢读书。他家住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宿舍内,周围有很多是知识分子家庭,小时的玩伴也多喜读书。在他看来,读书也是休息和玩乐。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张伟平读书很多,也很广泛。闲暇时,经常逛书店,上海市的书店几乎被他逛遍了,离家不远的书店更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他特别喜欢数学方面的课外书,“那时的书很便宜,几角钱一本,我买了很多”,回忆起这些事情,张伟平显得很开心:“只要看见数学课外书,我就将他们买回来。”
“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功夫在课外。”对于自己在数学方面取得成绩,张伟平认为很多都是得益于青少年时读课外书的经历。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我可能将我到过的书店中的关于中学数学的课外书全都读遍了。”
在张伟平办公室的白板上,有一张“奇特”的明信片:伟大的爱因斯坦和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在“对话”!张伟平说,他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诗: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
科学世界是互连互通的,当今交叉科学的方兴未艾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但凡某一领域独有建树成为大家者,大都具备主动求学精神,喜好博览群书。他们文理兼容,博古通今,触类旁通。照片旁边悬挂的一页纸上写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曾借用上述词句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须经过的三种境界。在张伟平看来,个中也深刻揭示着做数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张伟平的生活丰富多彩。他自由地安排时间,每月都会去邮局买上几本不错的杂志,《收获》、《海上文坛》等,尤喜金庸的武侠小说:“我喜欢读武侠小说,我觉得武功的一层层境界和数学研究的境界有相似之处,有些地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偶尔也在电脑上打打游戏。此外,张伟平还喜欢看电影,是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影迷”。这曾经让很多人不解,不仅仅因为抽象的数学和形象的电影之间距离太过遥远,更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能在如此艰深的领域大有建树的人往往该无暇也无心陶醉于这些娱乐性的消遣。然而事实却让人意外,张伟平的确是个“电影发烧友”。谈起电影,他的兴致并不比谈数学有所降低。他家中收藏有一千多张VCD、DVD碟片,国产的,海外的,科幻的,写实的,应有尽有。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也放着一些近期的新片。他的笔记本电脑,让他即使出差在外也能随时看VCD欣赏电影了。每次去国外,他都会找出时间看几部原汁原味的原版电影。
“听老师话的书呆子”
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张伟平将它们归为“运气好”。他说,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博士,他一直都遇见好老师。有那么多的好老师,张伟平也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听老师话的书呆子”。
中考时,张伟平的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被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录取,后来就读的上海市第五十一中学(今上海位育中学),当时还是一所区重点校。在这里,张伟平遇见了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老师。老师们非常敬业,讲课认真,一丝不苟。很多老师将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关心爱护学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由于是从外校考进五十一中,张伟平不属于本校“嫡系”生,但他没有受到任何“歧视”,老师待他和其他学生一样,让他感受到校园温馨的学习生活。多年后,当张伟平成为一名教师,他也如此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老师最希望得到的回报就是学生学习好。张伟平从没让老师失望过。也许是一种天赋,张伟平的数学总是很出色。他说老师的鼓励非常重要:“我喜欢学数学,自己做得不错,老师就表扬,然后自己就希望做得更好。”一次,老师将一道上海市数学竞赛题布置为作业,张伟平用一种与别人不同的解法解了出来。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特地在边上写了个“好”字。这让年少的张伟平兴奋不已。在当时,老师对学生的这种表扬并非常见,张伟平为此高兴了好久。数学课成了他最喜欢上的课,看各类数学书更是他最大的“娱乐”。
中学生对老师的喜好与依赖,不仅直接决定着学生某一科的学习成绩,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性格。高中时,语文老师经常对学生讲鲁迅的事,推崇鲁迅的文章。后来,张伟平逛书店,特别是旧书店时,就专门留意鲁迅的书籍,见到一册买一册,最后硬生生凑齐了一套“鲁迅全集”。鲁迅成了张伟平最敬重的大师之一。在张伟平办公室里,在上面提到的爱因斯坦与泰戈尔“对话”的明信片边上就摆着一张他在上海参观鲁迅纪念馆时买的鲁迅墓的明信片。在它背面抄写着一位著名散文诗作者题写的“在鲁迅墓前的沉思”:“由于你深邃的呼唤,我不敢游手好闲地对待人生。”
父母:不做坏事,学习要好
张伟平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如今仍生活在上海。只要在国内,不论多忙,每隔几个月,张伟平都要抽出时间回去看望父母。父母给予他的爱和严格的家庭教育,对张伟平一生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父母的要求很明确,是传统上的家庭教育:不要做坏事,学习要好。张伟平一直恪守。从小学到大学,父母和老师允许做的,他做,不允许做的,他几乎没做过。
父母对他的学习非常关心,但从不过多地干涉。张伟平家生活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工人,收入仅够日常生活开支。为让儿子能够买自己喜爱的书,母亲总是从拮据的收入中节省一点出来满足他。一天,张伟平放学回家,母亲告诉他:“买了几本书给你。”这就是在张伟平中学时代起过重要作用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提起这段往事,张伟平对母亲的那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兴趣努力持之以恒
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我国数学界最杰出的青年数学家之一,张伟平有太多值得骄傲的“历史”和荣誉。自1985年于复旦大学毕业后,他一帆风顺地拿下了中科院数学所的硕士学位,并极其幸运地考取了陈省身先生在南开数学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后来又由陈先生亲自推荐赴法留学,于1993年在巴黎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伯克利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和纽约大学柯朗数学所做访问学者。去年又作为访问教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学。
师从名师,张伟平继承了老师们的学术思想和敏锐的洞察能力,表现了非凡的研究才能。如今,他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杰出青年数学家。
从复旦的学士、中科院硕士、法国巴黎南大学的博士直到现在南开数学所的“长江”特聘教授,他成长的每一步都跟数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毫无保留地显示了对数学的热爱。他从不张扬什么,也并不佯装轻松,在研究过程中也曾有过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时候。一个结论出现的论证过程中的艰难、困惑、欣喜……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努力是必须要付出的,这就像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一点一点努力、向上,才能逐渐看见美丽的风景。所以说做数学研究,但行其事,莫问前程。只要你一直在做,工夫不会辜负有心人。更何况,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话,努力用功是种享受,而不是吃苦。”正因为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全身心的投入,才体会到了数学的优雅和美丽。所以对他来说,研究数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并不那么“累”。
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张伟平的每一篇论文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为了完成这些论文,他曾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他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常常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凭着这种执著、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精神,他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杰出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赢得了许多奖励和科研资助。
大学之大,非建筑之大,乃大师之大。一座著名学府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拥有闻名于世的大师。在大学校园里,与你擦肩而过的某个“普通人”很可能就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教授。若在南大校园的路上偶遇,你根本不会想到这个衣着普通、随便的人会是张伟平。“我的职责就是搞研究,我的世界就是数学。”他的透过近视眼镜的目光显得十分平和,丝毫没有被任何奖励、高薪、荣誉等外界的纷繁所干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数学世界都是他的最爱。